Q:為什麼NIO第二次進場,給的寬容度這麼大?
第一次(2019年)進場和第二次(2020年)進場不一樣的是,2019年NIO的股價不好,但是全球股市是上漲的,對於像NIO這樣的轉機股來說,證據力相對沒有那麼好,而2020年當時全球都殺得跟什麼一樣,NIO這支轉機股反而好了,這件事情是需要注意的。
在我的操作哲學裡,我覺得有一個觀念最重要,就是「真金不怕火煉」,要火大的時候才看得到金,任何的分析和研究,都只有在很慘烈的時候,才知道誰是好料。
所以在股市恐慌的時候累積知識,是很重要的。
Q: 2020年當時疫情那麼嚴重,你不擔心嗎?
當然很擔心,但我每次擔心的時候都比較容易賺錢。其實在市場這麼多年以來,我用技術分析操作用到一個很可怕的狀況,就是「無感」。
最早我進股市的時候是買晶電(2448),我被洗出場的那個點,就是我現在所有技術分析來源的關鍵點。以前看到關鍵點的時候,我會感到恐懼,後來我看到關鍵點,我會感到興奮,再來,我看到關鍵點的時候,我開始沒感覺了,就是去執行而已。
這麼多年以來,我都忘記這種恐懼感,但是當2020年NIO 殺下來的時候,我感到恐懼。我覺得如果連我都怕了,那全世界應該怕翻了,那應該是我此生對整體國際經濟感覺到最悲觀的一次,我相信對很多人也是一樣。
Q: 那為什麼要在這麼悲觀的時候進場?
當時進場有兩個前提,第一個前提是,我認為市場不能預測;第二個前提是,我認為所有的恐慌跟興奮都是投資人的預測造成的,因為這些超乎想象的預期,會讓股價有波動。在大跌的時候,是基於預測心態造成恐慌的下跌,在不恐慌不興奮的時候,所有人都不會做出非理性決策。
我覺得我唯一的優勢,就是在非理性的狀況下保持理性,然後跟他們交換籌碼,所以,我擅長在下跌與崩盤的時候進場。
Q: 為什麼這裡(NIO:2020/4/2附近)不執行有賺不能賠?
那時候我應該有頻繁進出,但因為整體的部位不夠多,打進去的部位大概兩三成而已,並沒有建完全部的部位,再加上NIO 又是轉機股,所以我給它停損的寬容度真的有比較大一點。
不有賺不能賠出掉,還可能跟我的技術分析有關,我技術分析的買點是恐慌點,我在恐慌點出手,正常來講我技術面的判斷只要有效,通常買進之後市場都會拉起來。
因為這是我的假設。如果假設這已經是超恐慌的點,它拉起來又跌下來的話,以我技術分析的邏輯來說,或許這個點還沒什麼好恐慌的,因為大部分恐慌的點一下就噴出去,你想買也買不到。
要執行「有賺不能賠」還有一個重點,當時的買點是不是技術分析的關鍵點。如果是的話,那最好有賺不能賠。我過去之所以會提有賺不能賠的概念,可能是因為我發現大部分的人會出現凹單的情形。如果你是在關鍵點買進,那就應該執行「有賺不能賠」,但大部分人的買點可能都不是關鍵點,他們學的是無效的技術分析,既然它的假設是無效,那執行「有賺不能賠」就很奇怪,這麼做等於是在一個無效的假設上執行紀律。
Q: 那怎樣的技術分析才算有效?
技術分析在兩個情況下會很有用,第一,用超大量的樣本數進行歸納,方法要夠科學;第二,用嚴謹的邏輯去推論的演繹法。只要這個推理沒什麼漏洞,那我們可以暫時稱之為有效,但是,無論是歸納還是演繹,我們都只能說是暫時有效而已,這很重要。
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我覺得推理出來的東西比較持久,因為用推理得到的結論,只要前提假設不變的情況下,它的正確性是很高的。再來,只要這個推理的某些部分有變化,你就會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也可以得到相對應的結論。
Q: 一般人的技術分析有什麼問題?
大部分的傳統技術分析都太重視預測了,沒有歸納、也沒有演繹。 而市場上所有的高手,不管是金融怪傑書裡的那些人,或是我見過認識的高手,甚至我自己這麼多年來的操作,都很重視「推理」。
股價的未來很難預測,但是人在短線上的情緒反應,我覺得是有辦法抓出一些軌跡的,但也只能抓住一些,這就是技術分析的極限。我覺得這樣也夠用了,足夠當成拿到一副好牌的開始,技術分析的功用也就這樣而已。
Q: 被迫加碼段,漲這麼急你怎麼敢進場?
當時NIO 漲得很快,在急漲的時候加碼確實會有一些壓力,所以我只敢下很小的部位, 6% 或是 3%。
對我來說,利潤拉開一定要冒險,這是關鍵。漲很急也一定要進場,但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買少少的就好,買得少就沒有壓力了。
Q:操作上都是怎麼加碼的?
我自己有兩個做法,第一個是依照技術面的判斷追高,另一個是等回檔買,我個人的優勢是在回檔買。
不過因為我認為不能預測市場,所以當股價噴出的時候我會先相信它是有事情發生。噴出的當下來不及研究,同時又相信有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只能跟隨大眾集體意識的結果,進去再買一點。
這時候,是根據技術面和成本的加權考量。如果沒有任何技術分析的依據,就照策略去追高,買少一點;但如果這個時候是我的技術分析強勢點,我就會買多一點。
然而在實戰上,我的心態就是等回檔再買,如果沒有回檔,一路往上噴,那我瞬間也賺了3倍、4倍,其實也很多了,至少我可以保證我永遠不會被洗出去。
Q: 上漲依照技術加碼,哪裡不好?
股價在噴出的時候表示大家都看好,如果股價噴出,用技術分析來加碼,那也就是說在那個瞬間,我選擇站在群眾那一邊,這種追高的操作難度是很高的,風險也高,而且要盯盤,噴出氣勢一不見你就要閃人。這種做法的判斷方式很細、很多,而且每一刻都在變化,它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而回檔的時候進場,我覺得它的一致性是非常高的。
不過我必須說,應該不是我個人沒辦法做到精準追高,而是我覺得根本沒有任何人有辦法。要在一檔股票裡追高、精準地追高,我沒有看到這樣的人。我覺得回檔買比較簡單,是真的比較簡單。
Q: 在什麼情況下,會賣掉股票?
通常有三種狀況。第一個是有標的可以換,第二個是設定好的風報比到了,第三個是有沒有技術面依據的賣點。
如果這三種情況都沒有發生,那就一定抱著,如果企圖在高點先出一趟,那一定要有個合理的理由。
大部分的人在賣出是沒有理由的,他們的說法通常是「我不知道,我就想賣掉」、「我覺得這樣比較好」、「獲利了結」、「因為我賠多少所以我要賣」,這樣的操作不會進步,這種做法時贏時輸,永遠在看運氣。
所以還是一樣,對我來說如果沒有出現這三個訊號,我就繼續抱著。
Q: NIO清掉後又繼續漲,會擔心自己賣錯嗎?
NIO後來好像漲到60塊,然後又跌下去了對不對?所以我常覺得技術面不會短期內決勝負,你要半年內回頭看,不要你賣了以後過了1年、2年,那檔股票漲了3倍、5倍,如果是這樣,那你就倒楣了。
話說回來,我不會因為 NIO賣掉之後漲到60塊,覺得自己的選擇哪裡有問題,我反而會檢討「為什麼那時候沒有更多標的可以買?」,我會檢討這件事情。
Q: 為什麼要一直想著換去別的標的?
原則上,換股是為了更有效率的獲利。
我曾經覺得有件事情很奇怪,當我在買房子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這個房子那麼好,屋主為什麼要賣給你?」有一派人會覺得他賺到了,但我會覺得我是不是被騙了?
我會去想,是不是這邊有漏水、這間會不會是凶宅嗎? 為什麼你要賣我?唯一能從屋主口中聽到的理由,不外乎就是因為要出國….,反正各種說法都有。
但後來我做了很真切的調查,我問了真的在賣房子的長輩,也去看一些討論串。我發現原來既得利益者要把房子賣給你的第一動機,是他看到更好的投資標的,比如說這間房子不是漲不動,而是漲得慢,他要去買漲得快的房子。
所以換股的正確性,不在於賣掉的標的不會漲,而是你有沒有看到更會漲的標的,這件事變得異常重要。
很多人在換股的時候是在想「這檔股票要跌了,所以我要賣」,但其實換股根本不是這個道理,而是因為這檔股票不夠有效率,才選擇換到更好的,所以,換股的關鍵思維不是這檔股票會漲還是會跌,而是相比之下,有沒有更會漲的股票。
Q: 換股有什麼技巧嗎?
換股的時候絕對都不是好買點,它對我來講跟技術面的買點無關。那技術面的買點沒有出現的時候該怎麼辦?這是一個大問題。我的做法很簡單,我會直接把我前面的30%獲利,甚至更多,拿去當成我新買進標的的成本。
新買進的標的在這個價位,我會拿之前的獲利的三成以下,當做我買到這隻標的的低點,你可以把之前的利潤分20% 、 30% 、 40%,都可以,這種作法都是為了達到安全點,不要被洗出去。
我當時換到CCL是這樣換,換到加密貨幣也是這樣換,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一下子就會換過去了。
Q: 你是如何在當下判斷出市場大多頭?
2020年的五、六月,當時市場上漲,你問我我真的很看多嗎?我只能說,我沒有很堅定,但因為當下的利潤太好了,所以我一定要看多。我只做單邊操作,然後有利潤的時候我只相信利潤的那邊。
不過現在回想我也覺得挺可怕的,想起來當時也蠻恐慌的。因為經濟就不好嘛,但熱錢這麼多,熱錢跟經濟當時在對決,但市場已經拉動一大段了。其實回去看到2009年1月,那時市場齊漲後其實也有回檔一段,那我怎麼知道2020年這段回檔是不是2009年那段,當時腦中浮現很多類似這種的想法。
當時,我只擔心回檔太大或是沒有出現恐慌點。因為我的操作習慣,是要在恐慌的時候去換籌碼,一直等不到換籌碼的機會,我就很不舒服,不過我覺得恐慌點遲早會來,因為我太想要買了,所以才會覺得它遲早會來。
我聽過一句話很有道理:「只有你的利潤是趨勢,其它都不重要。」只有利潤才代表股市現在是多頭還是空頭,那我是依照我的利潤在做事。
Q: 暴賺的哲學,為什麼堅持暴賺?
如果我們今天進股市的選擇,只是要賺30%,會遇到一個問題是「你根本不知道你要學什麼」,因為每一間公司都會漲30%,每一種產業都有可能賺30%,不管是有才華的CEO,還是沒才華的CEO,他們的公司都會成長30%。如果專注在賺30%這件事情,你就會漏掉那些可能可以成長三倍的公司。
如果我們專注在成長只有兩、三成的公司,那它是景氣循環股、還是供應鏈相關的公司呢?如果是供應鏈,那麼你在學習的相關知識是什麼?是公司接單的狀況?還是毛利率的變化?又或者是這次談判能不能搶到單?要準確地判斷這些訊息,我認為就連專業的分析師都不可能可以做到。
就是這樣,連公司老闆本身都不會知道,明年景氣到底好不好,也就是說這種細節的研究真的不需要,我覺得沒有人能說得準。
Q: 但是追求30%不是比較安全嗎?
如果是這樣,那創投也可以選擇賺兩成,為什麼他們不這麼做?因為他們知道追求暴賺才是對的。在市場裡,尊重世界上最聰明的錢、尊重世界上最聰明的一群人,他們在做的事情、想追求的,也是這樣。
很多人可能會說「可是巴菲特沒有求暴賺啊?」真的是這樣嗎?他當年那筆喜思糖果的操作沒有暴賺嗎?你現在看到的每一個超級投資人,在早期一定都是這樣。而我覺得在學習這些跟暴賺相關的基本面知識時,我們的知識可以做很有效的累積。
從電動車換到加密貨幣,又聯想到元宇宙的應用,這些想像沒有前,就沒有後。世界變化太快了,累積這些知識對投資非常有幫助。
Q: 追求暴賺前,要先做哪些功課?
我覺得可以先看看「金融怪傑」這本書,或是看看過去幾年用暴賺理念的交易者,他們是不是真的賺很多。再來,可以再去看那些用暴賺精神在做股票的人,他們所承受的回檔是多少,這種回檔產生的痛苦自己能不能承受?然後,去理解一下別人是怎麼趨吉避凶的。
我在技術分析的交易裡沉浸的太深,我認為真正的共同核心就是這些,而每個人發展出來的內涵都會不太一樣。我們在交易的過程中會經歷到的,一個是自我探索,一個是發現原來策略大於技術,然後你還會發現,那些用暴賺理念成功的人,應該都有加入基本面,否則他們應該都會生病。
我覺得做到這些就夠了,我們不要去學太極端的事,不要拿特例來解釋通則。 因為總是有一堆特例,像是日本的BNF,他都沒生病看起來健健康康的,當沖沖成這樣我也不覺得他有什麼問題,但是一樣,我們不能拿特例來講通則。
我個人不是特例,所以我覺得我的方法應該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
看了影片後再來看文章,整個交易思維又大大提升,在目前市場氛圍充斥著恐慌跟不確定性,但學了jg的入門集訓之後,完全通了,並且一直回測線圖,想去探索jg當年的老路怎麼走過來的,並且套用在加密貨幣上面,包括
換幣操作、選擇強勢幣等等 我將老師的方法搬去加密貨幣,並且回測發現btc這個只有10年線圖的市場,仍然符合XHS系統,這驗證了市場存在恐慌跟興奮,而且我看k線圖,btc有越來越安定的走勢更適合操作了。
有趣的是,現在的市場行情,讓我的情緒是既恐慌又興奮的,恐慌是因為這算是我第一次完整經歷多空循環,而2020/3月那時的股市崩盤我才剛入股市完全不懂,所以這次下殺真的讓我學到很多,知識也好、策略也好、更重要的是「等待」真的很重要。
希望這波下殺能讓我打出一支10壘安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