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十年回顧(中) 脫離交易煉獄

更新日期:2019年11月5日

高速交易宅男

「使用指標要小心,指標一旦介入,
很容易讓買賣,變成另類的程式交易」


當時我的習慣是,當指標+型態吻合時,不論對錯就要進去下注。

也因為場中短線都有不錯的進場訊號,我桌上的螢幕也順理成章的增加到了三個,
甚至最後還到券商的VIP室裡下單,為的就是靠更多螢幕,更快的把盤中所有訊號一次跟進。

早期因為專心在波段上,所以交易次數並不多,
本來每天買賣2~30次的話已經算很多了,
此時開始因為指標發出的大量訊號。而常常出現破百次的買賣。
到最後,兩三百筆的進出次數已經變成例行公事。
我也開始斤斤計較原本毫不在意的手續費,每口手續費只要少五塊,一年就省下了快30萬。

專職打卡人生


以往扣除失誤後,在盤後需要檢討的交易幾乎不會超過五筆,通常一小時內就能搞定。

所以我都習慣在檢討完後大約2:20後出門吃飯,但交易次數增加10倍後就完全不同。

首先,短短五小時的大量買進賣出,會讓人在收盤瞬間感覺到精疲力盡,
只想好好睡一覺而無力檢討;再者雖然錢來很快,但如果代價是

要拿所有自己的時間體力來交換,那就不可能會是一件能持久的事。

因為交易次數暴增的高獲利,會讓每天的情緒起伏加重成以前的好幾倍。
原本一天5筆內的交易檢討突然間變成了50筆,加上長中短線的混合交易模式,
我的交易紀錄變得比原本複雜許多,統整起來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大家能不能想像,每天檢討數十筆交易,
一整年下來要耗費多少生命?


雖然不用看老闆臉色錢也夠用,但這些和上班打卡沒有差別的投機生活,

和當初·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帶給我的優雅投機夢實在是差太多了,
這也是我專職交易生活中,睡眠品質最差的一段時間。

有一次,我和老婆以及同行友人到菲律賓自由行(從專職交易開始,我已經7年沒跟過團了),
在我們的私人導遊的特別幫忙下,我們有了一趟很特別的馬車半日遊。
但在行程中,我不自覺的學起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讓我離任性的人生越來越遠。

不浪漫操盤法(有伴侶者必讀)
在我剛操盤的時候,有特別注意到《作手回憶錄》裡常出現的一個畫面。
這個天才操盤手即使在最愛的棕梠攤渡假,只要一發現有交易機會,
就會二話不說回到紐約交易所下單。

大家一定不會對這個發生不下五次的行為陌生。
我當時竟然也李佛摩上身,重演了一次《作手回憶錄》的經典片段。
在菲律賓的第二天,一大早準備要離開飯店去享受導遊安排的特別行程。
我打開軟體發現,自選股裡面有好幾檔符合我指標系統的日線級交易訊號同時出現,

「我等一下可能要下單,不用一個小時,
妳老公就能夠賺到全部人的好幾倍旅費」


我很有自信地告訴我老婆。

後來無論是在餐廳、西班牙風情的古城、甚至歷史悠久的百年教堂,
當大家不約而同的拿起手機拍照留念,唯獨我沒有這麼「膚淺貪玩」,
因為那個時候我正打著國際電話下單,我在和市場戰鬥,我在賺錢!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馬車上用電話詢問報價時,被我老婆拍下的特寫畫面。

當晚我們大吵一架,我在飯店大廳一直待到早上,
一個人想著《金融怪傑》中那些操盤手的生活,我似乎想通了一些事情。

(大家可以想看看,為何這位天才作手的人生竟然是這樣的悲劇收場,或許對一個為交易而生的人是合理的,
但我不是李佛摩,更不想成為一個因為市場而存在的鬼魂)。

於是,把時間還給自己和家人,成為我唯一在操盤生涯的目標。

閃過崩盤的交易轉型


為了保證生活品質,所以我開始只挑自己認為的magic time進場,

以維持最低限度的交易次數。
由於大部分的時間沒有交易,我反而開始狂寫用電腦寫新的交易計畫。

手上沒單的時候睡到超過九點半還不打緊,醒來後只要發現沒有好機會,
換成我逼著老婆和我一起享受生活,無論是兩人的早午餐、閱讀、打球、或者看電影。
同時我的體脂也在這一年,從25一口氣降到了14。
(記得當時突然暴減的交易次數,讓我的營業員誤以為我發生事情而打電話來關心)

這樣的生活過了半年以後,我聽說幾位專職交易的老手,

紛紛被當時的幾波千點大多頭震盪行情給徹底擊潰。
後來在和他們喝咖啡閒聊時,才發現了自己無意間發展出一套戰勝市場,
還能和生活完美結合的交易邏輯。

其中一個最關鍵的發現是,我已經很久不曾用到股票軟體上面的指標了,

包括被前輩影響很深的KD…
(這也是我在文章開頭提醒各位務必要小心指標的原因)。

我才發現在市場打滾的自己,原來只讀懂了前輩那句話的一半。

更新日期:2019年11月5日

高速交易宅男

「使用指標要小心,指標一旦介入,很容易讓買賣,變成另類的程式交易」

當時我的習慣是,當指標+型態吻合時,不論對錯就要進去下注。也因為場中短線都有不錯的進場訊號,我桌上的螢幕也順理成章的增加到了三個,甚至最後還到券商的VIP室裡下單,為的就是靠更多螢幕,更快的把盤中所有訊號一次跟進。

早期因為專心在波段上,所以交易次數並不多,本來每天買賣2~30次的話已經算很多了,此時開始因為指標發出的大量訊號。而常常出現破百次的買賣。到最後,兩三百筆的進出次數已經變成例行公事。我也開始斤斤計較原本毫不在意的手續費,每口手續費只要少五塊,一年就省下了快30萬。

專職打卡人生

以往扣除失誤後,在盤後需要檢討的交易幾乎不會超過五筆,通常一小時內就能搞定。所以我都習慣在檢討完後大約2:20後出門吃飯,但交易次數增加10倍後就完全不同。

首先,短短五小時的大量買進賣出,會讓人在收盤瞬間感覺到精疲力盡,只想好好睡一覺而無力檢討;再者雖然錢來很快,但如果代價是

要拿所有自己的時間體力來交換,那就不可能會是一件能持久的事。

因為交易次數暴增的高獲利,會讓每天的情緒起伏加重成以前的好幾倍。原本一天5筆內的交易檢討突然間變成了50筆,加上長中短線的混合交易模式,我的交易紀錄變得比原本複雜許多,統整起來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大家能不能想像,每天檢討數十筆交易,一整年下來要耗費多少生命?

雖然不用看老闆臉色錢也夠用,但這些和上班打卡沒有差別的投機生活,和當初·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帶給我的優雅投機夢實在是差太多了,這也是我專職交易生活中,睡眠品質最差的一段時間。

有一次,我和老婆以及同行友人到菲律賓自由行(從專職交易開始,我已經7年沒跟過團了),在我們的私人導遊的特別幫忙下,我們有了一趟很特別的馬車半日遊。但在行程中,我不自覺的學起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讓我離任性的人生越來越遠。

不浪漫操盤法(有伴侶者必讀)

在我剛操盤的時候,有特別注意到《作手回憶錄》裡常出現的一個畫面。這個天才操盤手即使在最愛的棕梠攤渡假,只要一發現有交易機會,就會二話不說回到紐約交易所下單。

大家一定不會對這個發生不下五次的行為陌生。我當時竟然也李佛摩上身,重演了一次《作手回憶錄》的經典片段。在菲律賓的第二天,一大早準備要離開飯店去享受導遊安排的特別行程。我打開軟體發現,自選股裡面有好幾檔符合我指標系統的日線級交易訊號同時出現,

「我等一下可能要下單,不用一個小時,妳老公就能夠賺到全部人的好幾倍旅費」

我很有自信地告訴我老婆。

後來無論是在餐廳、西班牙風情的古城、甚至歷史悠久的百年教堂,當大家不約而同的拿起手機拍照留念,唯獨我沒有這麼「膚淺貪玩」,因為那個時候我正打著國際電話下單,我在和市場戰鬥,我在賺錢!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馬車上用電話詢問報價時,被我老婆拍下的特寫畫面。

當晚我們大吵一架,我在飯店大廳一直待到早上,一個人想著《金融怪傑》中那些操盤手的生活,我似乎想通了一些事情。

(大家可以想看看,為何這位天才作手的人生竟然是這樣的悲劇收場,或許對一個為交易而生的人是合理的,但我不是李佛摩,更不想成為一個因為市場而存在的鬼魂)。

於是,把時間還給自己和家人,成為我唯一在操盤生涯的目標。

閃過崩盤的交易轉型


為了保證生活品質,所以我開始只挑自己認為的magic time進場,
以維持最低限度的交易次數。由於大部分的時間沒有交易,我反而開始狂寫用電腦寫新的交易計畫。

手上沒單的時候睡到超過九點半還不打緊,醒來後只要發現沒有好機會,換成我逼著老婆和我一起享受生活,無論是兩人的早午餐、閱讀、打球、或者看電影。同時我的體脂也在這一年,從25一口氣降到了14。(記得當時突然暴減的交易次數,讓我的營業員誤以為我發生事情而打電話來關心)

這樣的生活過了半年以後,我聽說幾位專職交易的老手,紛紛被當時的幾波千點大多頭震盪行情給徹底擊潰。後來在和他們喝咖啡閒聊時,才發現了自己無意間發展出一套戰勝市場,還能和生活完美結合的交易邏輯。

其中一個最關鍵的發現是,我已經很久不曾用到股票軟體上面的指標了,包括被前輩影響很深的KD…(這也是我在文章開頭提醒各位務必要小心指標的原因)。

我才發現在市場打滾的自己,原來只讀懂了前輩那句話的一半。

相關文章

留下評論